12
2022
/
08
AET阿尔泰科研|预见LED显示“新蓝海”


AET阿尔泰,致力于成为“微间距显示极创者”。
何为“极创”?从科研角度出发,就是“极致的创新”,是“不止步于行业通行技术运用”的“极致的创新”。
2020年,AET阿尔泰与中国科学院郑有炓院士团队共建AET企业院士工作站,由中国科学院郑有炓院士领衔,研究Micro LED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加速新一代显示技术的布局。
AET阿尔泰聚焦前沿技术研发,以AET企业院士工作站为主引擎,下设发光材料研究室、IC研究室、封装研究室、标准研究室,进行多个行业领先的项目研发工作,建立起从材料、驱动、封装,到应用端的完整产业链支撑。
近期,AET阿尔泰副总经理、AET企业院士工作站站长梁文骥在相关活动上分享了一些科研项目的最新进展,展现出AET阿尔泰雄厚的技术储备和新产品开发实力,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氮化镓直接发红光项目
项目主要针对Micro-LED光电性能不足、材料体系不匹配、红光LED发光效率差的行业痛点,希望通过氮化镓直接发红光,替代第二代半导体砷化镓红光材料,优化Mini/Micro-LED元器件制备及转移工艺,实现高效红光Mini/Micro-LED。
“目前,RGB LED的三色光,蓝、绿芯片已经实现了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直接发光,红色芯片则还是第二代半导体砷化镓材料,这两种材料在光效、散热、稳定性等方面存在很大区别。氮化镓直接发红光项目的成功量产,会带来颠覆行业的成果,让我们拥有高性能、高实用、高品质、低成本的尖端利器,畅游蓝海。”
目前,AET阿尔泰研发的氮化镓全彩显示屏,已经顺利完成了Mini-LED氮化镓红光芯片点亮、LED显示屏样品,正在积极推动规模化应用。
(二)量子点全彩Mini-LED芯片项目
AET阿尔泰量子点全彩Mini-LED芯片项目,聚焦高效能量子点光致发光的技术路线,旨在发挥新材料的优势,进一步降低发光材料成本,提高光学规格,加速Mini/Micro-LED商用、民用进程。
“氮化镓红光芯片,属于一次发光材料,量子点技术则应用在二次发光,它可以实现高良率、低成本的色转换。基于氮化镓直接发红光和量子点技术,我们可以只使用一种颜色的LED芯片和材料,实现全彩LED屏。”
AET阿尔泰的QCOB产品,即综合了量子点技术,实现光转换效果佳,色彩效果更明亮,出光效果更柔和,其显示效果、防串光设计、平整度及性价比均优于同系产品COB。
(三)3D纳米柱芯片项目
项目瞄准下一代显示技术,聚焦在硅衬底的氮化镓3D纳米柱技术路线,变革驱动方式,成为真正的合成AM驱动。
(四)基于范德华外延—剥离转印的半导体器件制作新方法
项目突破现有衬底对宽禁带和超宽禁带半导体器件性能的限制,实现不依赖外延关系的衬底选择,革新蓝绿光Micro-LED、大功率射频器件和日盲紫外探测器等半导体器件制作技术,为新一代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奠定科学基础。
AET阿尔泰再向Mini/Micro LED材料科研出发,助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开展,推进Mini/Micro LED显示发光材料的量产化发展。
(五)面向下一代LED直显的标准化控制架构
AET阿尔泰聚焦行业痛点,推动LED显示产业标准化、规范化。作为行业内首推Mini/Micro LED标准化架构并实现标准化架构产品量产的品牌,AET阿尔泰将科研技术、市场实践转换为标准成果,推动Mini/Micro LED技术和产品发展,引领行业变革。
(六)先进封装研究
AET阿尔泰拥有前沿封装技术:AOB板上混合封装技术、BOB多层板上覆膜封装技术等。采用高强度复合材料以及特殊的封装工艺,对常规小微间距产品做了全面的防护处理,不仅解决LED显示屏极易撞灯、极易积灰的问题,同时对用户的视觉健康做了有效保护,在面光源、广色域、超大可视角度、高平整度、超薄封装、完美拼接、高效节能等方面优势明显。
AET阿尔泰QCOB产品,采用自研BOB微间距面板工艺综合量子点技术,出光转换效果佳,色彩效果更明亮,出光效果更柔和,其显示效果、防串光设计、平整度及性价比均优于同系产品COB。
AET阿尔泰致力于凭借自身技术专长和供应链资源,通过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发工作,同时帮助国内外学术研究机构、高校培养下一代具有国际水平的先进人才,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拓展前瞻性领域的技术能力,为在行业内扎根生长布局谋篇。
以创新驱动发展,AET阿尔泰将继续预见、开辟“新蓝海”。
AET阿尔泰科研
上一页: